回汶川不久,搭起鴿棚,就在我一個親戚那聽說汶川還有鴿會。于是午飯都沒吃就到汶川聯(lián)興市場去看下鴿會怎么樣,有那些鴿友。踏進市場大門,看見一個五十多歲精神矍鑠,精瘦的中年人正坐在板凳上和其他人聊天,我進去后問這里是鴿會嗎?一個賣飼料的老頭說你找鴿會有什么事?我說明來意。他們都很高興,可能看見有個年輕鴿友還是很驚訝的。呵呵。老夏見我才來,主動給我倒了杯茶和我聊起鴿子來,我們相互介紹,然后像很熟悉的朋友一樣擺起了龍門陣。就這樣和他認識了。 過了兩天,有時間我就去市場找鴿友玩,雖然鴿友比較多,但是我和老夏比較談的來。我覺得他雖然年紀比較大,但是他的養(yǎng)鴿觀念比其他人超前,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也認為我說的很多東西也符合他的養(yǎng)鴿理念。就這樣我們在聊天中越聊越投機,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通過其他人了解到老夏經(jīng)濟不富裕,和女兒女婿搬到仁壽去住了,已經(jīng)不養(yǎng)鴿子,但是每個夏天還是借著避暑的時間回來看下原來的鴿友和朋友的鴿子,以前養(yǎng)得鴿子也不錯,經(jīng)常在汶川的比賽中得獎。我想老夏對鴿子又這種感情真的讓我佩服,也讓我替他惋惜,一個喜愛鴿子的人不喂鴿子了心里是什么滋味,大家都知道吧。
大概和老夏相處了一個月,我們經(jīng)常一起喝茶,吃飯,喝酒,看鴿子。他的性格很直爽,有什么說什么。尤其是我佩服他的看鴿之道,上手看了鴿子,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我討論,真的別有一番滋味。
認識大概一個月老夏回仁壽了,臨別時叮囑我一定到仁壽去玩,我答應(yīng)了。今年七月我抽空到他那玩了一天,在把酒言歡之際,我一句話驚醒夢中人(他說的),你可以自己交一兩只鴿子到公棚撒,有個寄托也有自己的愛好。當時他沒說什么。八月他又回汶川避暑,我們一起聊天的時候他說這個是個好主意,于是我答應(yīng)把自己的種鴿出兩只幼鴿送他,在仁壽飛的好的話留下來,來年出幼鴿交公棚,他高興的答應(yīng)了。
這兩天他還在汶川幫我喂鴿子呢,真心祝愿我這個忘年鴿友能夠把原來的愛好重新拾起來,在公棚飛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