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鴿子的個人看法 前幾天,在鴿市上和一鴿友聊天時聽到這位鴿友說,自己在鴿子競賽報到時,只要報不進名次就當場把鴿子摔死。聽到他說的這些話后,首先對這位鴿友大膽果斷淘汰鴿子的做法感到敬佩。這些年鴿子確實多得要命,每每和鴿友們談起此事來都感覺數(shù)量臃腫,對如何精簡是個頭疼之事?纯催@羽有成績,摸摸那羽骨架不錯,再看另一羽子代飛的很好,真是一羽鴿子,一個故事,一羽鴿子,一片真情?傊畬埲钏哪莻也舍不得,就這樣年復一年,鴿子群越來越大,數(shù)量越來越多,大有爆棚之勢,而且鴿子也確實沒有真正試透,沒有使它們充分爆發(fā)自己的才華。
那么以筆者的看法,對這種淘汰方法還有不同的意見。要說鴿子是動物,它不會說話,但是,人們對鴿子的喜愛,是沖著它的小巧玲瓏,富有靈性,對主人的執(zhí)著和忠貞,對家的留戀和廝守,并贊揚那種數(shù)千公里以外不死必歸的精神。我們既然愛上了鴿子,首先就應該相互以禮,像將軍愛戴自己的士兵那樣,甚至像愛戴自己的兒女那樣。戰(zhàn)場上都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競賽中數(shù)千羽鴿子,甚至上萬羽鴿子,名次必然是少數(shù),多數(shù)都是綠葉。因為不進名次,當場被摔死,這種做法嚴重的失去了人情和人性味。對待一羽鴿子,它和人類相比顯然是屬于渺小的弱者,人類可以打敗仗,打了敗仗可以原諒,而鴿子不獲獎就要被摔死,這要與人類常講的勝敗乃兵家常事聯(lián)系起來是否有些不公正呢?
歷史上三國時期,著名的文武雙全名將諸葛亮,用兵如神,在收降名將姜維時,那一番動人的話語使姜維淚流滿面,心服口服,芳香數(shù)年,時如今還影響著多少人在學習和沿用,難道我們對小小的鴿子就值得那么絕情嗎?我們怎么不對鴿子沒有飛好多從自身查找一些原因呢,是鴿子沒有充分的休息、是鴿子不適宜這次競賽的天氣、還是鴿子臨時有什么疾病,還是鴿子這次參賽就不在狀態(tài)等等,在客觀的全面的把問題和原因弄清楚之后再做處理也不遲,不宜魯莽草率行事。
以筆者的看法,對控制鴿子數(shù)量首先要從源頭做起。一是不宜多出子代,要掌握好加大子代作育的間隔時間距離,也就是像人類的計劃生育那樣采取晚、稀、少,所謂晚,就是鴿子生育第一對蛋盡量讓鴿子的鴿齡大一些,譬如四個月就發(fā)情了,可以讓它們在六個月到八個月再生育或者更長一些時間;所謂稀,就是每一窩幼鴿與下一窩幼鴿相隔時間盡量讓它們長一些,我通常采用的是讓其孵假蛋;所謂少,每年盡量讓每對種鴿少出些子代,確保所培育的幼鴿都能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身強體壯。
二是,在優(yōu)生優(yōu)育、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基礎上盡量把培育的鴿子給予充分的發(fā)揮和利用,在保證身體健壯的情況下,讓它們有機會就參賽,不光在三百賽,也可在五百公里、七百公里都參賽,甚至在千公里和超遠程也可以參賽。也許有些鴿友會講自己的鴿子是近距離快速鴿子,不適宜飛遠程。其實就目前看,好多鴿子的品種比較雜氣,純種鴿子比較稀少,所以,只有通過自己的重新試驗才能進一步鑒定和識別它們適應于哪一類型,是適于遠距離還是近距離,是適于惡劣天氣還是適于晴朗天氣,是適于大風天氣還是適于大霧天氣等等。
三是可以廉價或者無償支援給一些工薪族和經(jīng)濟條件不太好的鴿友,讓他們來參賽試驗,只要在他們棚里能夠飛出好成績我們也可以作為參考,對種鴿的留用,對這一路鴿子的留用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樣也許會來個桃李滿天下。
同時,還可以連年參賽,對一些在第一年歸巢比較穩(wěn)定的鴿子,還可以在下年進行復賽,根據(jù)本人經(jīng)驗,好多鴿子是當年不出成績,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出成績的,并且發(fā)揮的很好。這樣的鴿子照樣威風,照樣被人們欣賞和寵愛。
總之以筆者的看法,盡量讓鴿子犧牲在賽場上,在主人運籌帷幄的前提下,盡最大的限度安排適宜它們飛翔的天氣,它們丟失了,那是它們真的無能,這才是自然淘汰,只要我們做到仁至義盡,最好不要讓它們慘死在我們鴿主手里,或許這樣還有可能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奇跡。當否,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