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三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大地遭到“非典”的襲擊,給國人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在信鴿競翔活動中,因“非典”疫病的肆虐,有的地方鴿協取銷賽事,火車運輸改為汽車運輸,遠程競翔改為短程競翔等措施來抗擊“非典”病魔的傳播。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特殊條件下,營山縣信鴿協會于2003年4月29日競翔甘肅隴西站五百空距,周怡先生飼養(yǎng)的一羽雨點雄鴿,腳環(huán)2002-22-1006809于當日14時47分歸巢,勇奪冠軍。五月十七日,營山信鴿協會鴿友俱樂部組織競翔甘肅五百公里大賽,周怡先生飼養(yǎng)的一羽雨點雌鴿,腳環(huán)為2002-22-1006837,9點30分鐘從甘肅隴西開籠,沿途中到大雨,克服了振蕩高峰期,翻越海拔3700多米高的秦嶺山脈,沖破了層層迷霧、一馬當先,以每分鐘1084米的分速飛完隴西至營山全程,再次奪得了比賽冠軍。第一次奪得五百公里的隴西冠軍,氣候適宜、風和日麗,偶然的機會奪冠可能存在。第二次競翔甘肅五百空距,沿途寶雞、秦嶺、廣元一帶均是中到大雨,開籠又比較遲,再奪冠軍,不得不令鴿友剖目相看,也充分顯示鴿主在飼養(yǎng)信鴿中科學引種、管理、競翔和鑒別信鴿的實力。 周怡先生家住營山縣城文林路,在營山縣規(guī)劃局工作,現年二十三歲,他性格隨和,為人處事熱情大方,精力充沛,處處顯示出青春與活力,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己經營建筑、安裝等工程項目,可謂年青事業(yè)有成。在飼養(yǎng)信鴿方面有獨道的思維和見解。近幾年來,結出了累累碩果,信鴿比賽成績名列前茅,是他堅持科學選種、科學管理、科學參賽文明養(yǎng)鴿的結果。二00二年參加國家賽五百五十空距定西站,奪得了縣季軍、市五名、省49名,隴西五百公里普賽五名,平涼站五百空距十名。二00三年奪得了兩次五百空距冠軍,七百空距永登站歸巢5羽,歸巢50%。他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周怡先生介紹了他的養(yǎng)鴿之道。 科學引種是基礎。種鴿是信鴿競翔奪冠的基礎,在飼養(yǎng)信鴿中,他把引種標準定在高品位、高規(guī)格、高起點上,先后引進世界大銘鴿“米老鼠、詹森、楊阿騰”等國外名鴿,同時引進了國內超遠程哈密鴿,飛輪系、吳松鴿、李鳥、高家絳、蜀帥等五十多羽高品位國血名系鴿作為基礎種鴿,利用外血飛速快,身體素質好,國血吃苦耐勞,歸巢穩(wěn),定向準確等特點,采取外血、國血互為補充、科學的配對方法育雛。種鴿引回后,讓種鴿雄雌分開,休養(yǎng)調節(jié)情欲高潮。其次精心選配,既要看種鴿家族競翔成績,又要看它的眼沙、羽毛骨架,融合互為補充。通過精選調理后,讓種鴿配對一拍即合,產出的蛋受精率高,表面光滑,內在充實豐滿,孵出的雛鴿羽羽漂亮,身體結實,聰明靈活,集種鴿的智能于一身。他今年的2002-22-1006809冠軍鴿,是彼德曼德斯詹森雄配米老鼠母所出,2002-22-1006837冠軍是詹森019后代雄配詹森老理奇后代母所出,充分顯示出名血優(yōu)秀基因組合的結果。 科學建棚是條件。有了基礎種鴿外,還要有合格標準的鴿棚作為信鴿休息居住的家,按科學要求他選擇了八樓頂作為建設鴿棚地點,投資一萬多元修建了120多平方米的坐東朝西,陽光充足、通風防潮,既好打掃衛(wèi)生的種、賽、幼鴿棚。種鴿棚外有20平方米的鋁網制作活動采光場地,種鴿可在內自由飛翔。鴿棚內用木板做成的信鴿巢籠,巢底鋼網隔空,抽提式接糞板便于打掃糞便,信鴿在巢內腳、羽沾不上一點糞便。每羽信鴿一個巢箱,互不侵犯和被免為爭巢而打架,讓它們和睦相處,成為友好鄰居,使一百多羽信鴿在家有一種舒適、安全的感覺,增強了信鴿念巢欲望。 科學訓養(yǎng)是關鍵。在訓養(yǎng)方面,堅持科學飼養(yǎng),他對賽鴿采取定時開籠、喂食,按能量飼料,熱量飼料,高蛋白飼料進行科學配方、合理按季搭配。在飼料選擇要求高,玉米進行拋光上蒜泥油,從不喂毒變,果粒不飽滿的飼料。全年均用隆飛爾保健砂,從不間斷,每年進行兩次打蟲,每月定期消毒一次,每天換一次飲水,每周一次洗澡,讓每羽信鴿都有一副強壯的身體,柔軟的羽毛,明亮的眼睛。在訓翔中,對幼鴿出籠一月后從五公里開始逐步到200公里左右多次訓放,使幼鴿對周邊環(huán)境熟悉,定向準確。對訓放中歸巢慢,身體素質差的幼鴿堅決淘汰,決不手軟。 科學參賽是保障。在競翔參賽中,嚴格挑選身體素質好,進入競翔狀態(tài)的信鴿參加競翔是奪冠的保障。首先是制定參賽計劃,根據信鴿短程訓放歸巢后,結合信鴿血統,制定參加競賽五百、七百、一千公里的信鴿競賽計劃,把適合賽程的信鴿放在競翔中比賽,充分發(fā)揮每羽賽鴿優(yōu)勢和潛力。二是對參加競翔的信鴿,讓它們配對后,使它們相親相愛,然后進行相鄰隔離,上籠時讓它們互相親熱,不讓雄雌交配等方法,培養(yǎng)賽鴿歸巢意識,增強賽鴿念巢能力。其三精選賽手,對短訓三百空距的歸巢鴿,對歸巢慢歸巢后眼沙變淡,身體在短期內不能得到恢復的賽鴿一律淘汰或不讓參賽,對那些歸巢速度快,歸巢后身體素質好,求偶心切,自由在空中飛翔進入競翔狀態(tài)高峰期的信鴿參加比賽,這是取得好成績的根本保障。 科學知識是源泉。為了提高鴿信的理論知識,把科學的種養(yǎng)、訓、融為一體。周先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了遺傳學、禽蓄防治病學等書籍,訂閱了《中華信鴿》、《賽鴿天地》、《翱翔》、《上海信鴿》、《四川鴿訊》等十幾種信鴿雜志,從書中吸取營養(yǎng),既可學習到信鴿種、養(yǎng)、訓經驗,又可學習到信鴿科學引種,配對和管理知識,對書中的精華進行摘錄。運用書中的理論知識,掌握各品系鴿的優(yōu)缺點,進行優(yōu)勢互補,融會到自己飼養(yǎng)信鴿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績。“路慢慢,吾將上下而求索”。周先生以科學的態(tài)度,執(zhí)著的追求,勇攀賽鴿競翔高峰的精神,將不斷推動我國信鴿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相信他在科學養(yǎng)鴿,文明養(yǎng)鴿的道路上,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點,勇攀一個又一個高峰,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用辛勤的汗水澆出新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