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鴿選不準,比賽蝕老本。一只丑小鴨可以長成白天鵝,一羽體弱、笨呆的幼鴿,將來也別指望它為你奪冠軍。國內(nèi)外一些賽鴿家對幼鴿的挑選非常嚴格,在10羽幼鴿中往往選不到5羽,而一半以上屬于淘汰之列。我們有不少鴿友,特別是一些初養(yǎng)鴿者,對幼鴿淘汰下不了決心。對病弱幼鴿舍不得淘汰,說這羽是“二千的子代”,那羽是“冠軍的平輩”等等,希望它們在精心飼養(yǎng)以后會轉(zhuǎn)弱為強,將來不能參賽留個種也好。對幼鴿看不準好羽是“尖子”那羽次之,那羽該淘汰,還是養(yǎng)犬以后在比賽中“自然淘汰”等等。
鴿友們要知道選擇幼鴿之所以重要,是基于以下兩點事實:
1. 任何一對杰出的種鴿,它們的子代絕不是在同一副模具中沖印出來的,其中必定有好的,有次的,而超級賽鴿極為稀少的。
2.幼鴿淘汰和經(jīng)過比賽“自然淘汰”,兩者不能相提并論,因為前者是取勝之道,后者乃失敗自慰。春天是育鴿的寶貴季節(jié),掌握一點選擇幼鴿的知識,是有實際作用的。
我們講幼鴿,是指一月齡上下,鴿子正在“斷奶”,正在出舍躍躍欲試之時。此時你把幼鴿逐羽鑒別,可分好的、中等的、差的三種。如果你舍不得把差的淘汰,也可以留著,從它日后比賽中的勝敗,來考察一下自己的鑒鴿水平,下面有一些鑒別幼鴿的具體標準與方法,可供做參考。
骨骼、肌肉首先要掌握。
當(dāng)你雙手捧住幼鴿時,它的小尾巴不是散往上翹,而合著向下塌。說明這羽幼鴿的骨骼是合格的,對于恥骨,關(guān)合緊的更好,即使松馳一些也不要緊,在今后發(fā)育成長中多數(shù)會改變的。同時你摸一下胸肌肉,要求長得豐滿為佳,肉質(zhì)較軟是正常的,因為幼鴿的肌肉水分高,以后逐漸下降,肌肉的彈性就明顯了。
體型與羽毛也要注意一番。幼鴿的體形要大一點為好,因為水分高,日后要相應(yīng)地收縮。如果發(fā)現(xiàn)體形瘦小,你就得細心察看,先拉開主條,看主翼羽與副翼羽上有否駁。ㄒ卜Q“斑紋”),如果這羽幼鴿發(fā)育不好,俗稱“嘔僵”。這類幼鴿應(yīng)該淘汰。過去有些鴿友舍不得淘汰,日后也有二千公里歸巢的,這是極少數(shù),而且僅僅是歸巢,根本不可能有速度。體型小的還得參考一下種鴿的體型,如果種鴿中有一羽是小體型的,那么這羽小體型鴿也是正常的。
看看幼鴿的消化能力。
你的舍里如5羽幼鴿,晚上檢查一下,假如都是吃得漲鼓鼓的,到明天早晨喂食之前再檢查一下,如果嗉囊里空空的,證明這是一羽十足健康的鴿子。如果嗉囊留有積食,消化不良,大則患病在身,小則影響發(fā)育,這羽幼鴿了就不合格。在國外還有一種檢查方法,幼鴿連續(xù)三天不給水食,如果它行動如常,說明它經(jīng)得起饑餓的考驗,如果它無精打采,就屬淘汰之列。這種“饑餓法”我沒有作過實驗,也不知道有多少科學(xué)根據(jù)。還有一種說法,在加食時,幼鴿跳在食槽里拼命爭食,這不是一羽好幼鴿,那幾個在食槽邊從容地啄食,是一羽好幼鴿。人云亦云,我也持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
觀察幼鴿洗澡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