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當中,有很多人總是滿腹牢騷,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在他們看來,別人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別人有平臺,如果給自己一個平臺,也會撐起一片天空。其實不然,事實并非如此。這里面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把有能力當成是有能耐,實際上,能力和能耐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可以說能力只是能耐的一部分,之所以有的人如孔乙己一般穿著長衫還站著吃飯,不肯放下自己清高的架子,都是被他自己所謂的“能耐”給蒙騙了。
給大家解釋一下能力和能耐:能力就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素質(zhì)。而能耐則是在具備能力的基礎之上,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能夠勇敢面對和冷靜忍耐的素質(zhì)。
為了區(qū)別能力和能耐,給大家講一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真實的事例:
張三曾經(jīng)是我的同事,李四現(xiàn)在依然是我的同事,可以說張三的能力在李四之上,可是公司在提拔的時候,卻選擇了李四,張三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在李四被提拔的日子里,張三異常郁悶,總是抱怨自己經(jīng)歷豐富,卻無人識貨,自己有抱負,卻無法施展,于是心灰意冷,越干越?jīng)]勁,最后自己選擇了離開,甚至最終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沒有被提拔。相反李四卻在工作中不斷的磨礪自己,積累經(jīng)驗,虛心學習,最后成為了公司當中一個部門的主管。
其實我對他們都是比較了解的,以我個人的眼光看,公司領導的選擇沒有錯,他們之間是有差別的,張三有能力,但是不善于和別人去合作,私下里會搞一些破壞團隊和諧的小動作,李四盡管能力稍差一些,但他能夠和同事們共同去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氣生財,所以說李四有能耐。
其實在每一個單位當中都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就是很多參加工作多年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或者不屑于去做一些平凡的工作,或者總認為自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或者面對工作中的困難、挫折,就迷茫、退縮,盡管有能力,但卻沒有忍耐的素質(zhì)和韌性,這樣的人往往也難有成績。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現(xiàn)代社會用人單位看重的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
和大家打個比喻,大家是否爬過山呢?如果說人生是一座高山,那么能力便是我們登山時的技巧和工具,是否能夠爬到頂峰,靠的就是我們面對挫折和承受苦難時的素質(zhì)、韌性,而這素質(zhì)和韌性就是我們所說的能耐。既有能力又能忍耐,這才是你最后能否登上人生頂峰的關鍵。
所以說一個人要想在職場當中游刃有余的生存,光有能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耐。能耐才是我們終生受益的金飯碗。
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