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鴿的疫病防制中,為了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免疫接種、檢疫診斷和消毒工作等措施外,藥物的防治也是一項重要措施。特別是目前還未研制出菌苗的傳染病,如沙門氏菌、支原體病等,藥物的防治更具有實際意義。
一、藥物的使用方法
(一)拌料給藥
在信鴿飼養(yǎng)過程中,拌料給藥是常用的一種給藥途徑。即將藥物均勻地拌入料中,讓信鴿采食時,同時吃進藥物。該法簡便易行,節(jié)省人力,減少應激,效果可靠,主要適用于預防性用藥,尤其適應于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的長期性投藥。一般的抗球蟲藥及抗組織滴蟲藥,只有在一定時間內(nèi)連續(xù)使用才有效,因此多采用拌料給藥。抗生素用于促進生長及控制某些傳染病時,也可混于飼料中給藥。
在應用混料給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準確掌握混料濃度
進行混料給藥時應按照拌料給藥濃度,準確、認真計算所用藥物的劑量。若按信鴿體重給藥,應嚴格按照信鴿群體體重,計算總體重,再按照要求把藥物拌進料內(nèi)。藥物的用量要準確稱量,切不可估計大約,以免造成藥量過小起不到作用,或過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應。
2、確保用藥混合均勻
為了使所有信鴿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藥物,必須把藥物和飼料混合均勻。先把藥物和少量飼料混勻,然后將它加入到大批飼料中,繼續(xù)混合均勻。加入飼料中的藥量越小,越是要注意先用少量飼料混勻。直接將藥加入大批飼料中是很難混勻的。對于容易引起藥物中毒或副作用大的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藥物尤其要混合均勻。切忌把全部藥量一次加入到所需飼料中簡單混合,造成部分信鴿藥物中毒和部分信鴿吃不到藥,達不到防治目的。
3、用藥后密切注意有無不良反應
有些藥物混入飼料后,可與飼料中的某些成分發(fā)生頡抗反應,這時應密切注意不良作用。如飼料中長期混合磺胺類藥物,就易引起維生素B和K的缺乏,這時應適當補充這些維生素。另外還要注意中毒等反應。
(二)飲水給藥
對于不進行飼料加工的鴿友,把藥物溶于飲水給予,可能更為方便。此法適用于短期投藥和緊急治療投藥。假如信鴿不再吃食,但可以飲水時,通過飲水投藥更有效。
飲水投藥可以將藥物溶于少量飲水中,讓信鴿短時間內(nèi)飲完,也可以把藥物稀釋到一定濃度,讓信鴿全天自由飲用。飲水中的藥物濃度通常也以百分之表示,但所用藥必須是水溶性的。飲水給藥除注意拌料給藥的一些事項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藥前停水,保證藥效
為保證信鴿飲入適量的藥物,多在用藥前,讓整個鴿群停止飲水一段時間,一般寒冷季節(jié)停水4~5小時,氣溫較高季節(jié)停水2~3小時,然后換上加有藥物的飲水,讓信鴿在一定時間內(nèi)充分喝到藥水。
(2)準確認真,按量給水
為保證全棚信鴿的絕大部分信鴿在一定時間內(nèi)喝到一定量的藥物水,不至于剩水過多,造成吸入鴿體內(nèi)的藥物劑量不夠,或加水不夠,飲水不夠,飲水不均,要認真計算不同日齡及鴿群大小的供水量。
。ㄈ┙(jīng)口投藥
此法一般只用于個別治療,適合于較小的鴿棚或比較名貴的信鴿。經(jīng)口投藥雖然費時費力,但劑量準確,療效有保證。對于某些弱雛,經(jīng)口注入無機鹽、維生素及葡萄糖混合劑,?商岣叱苫盥屎蜕L速度。投藥時把片劑或膠囊經(jīng)口投入食道的上端,或用帶有軟塑料管的注射器把藥物經(jīng)口注入鴿嗉囊內(nèi),流體藥物如果直接灌服于鴿的口腔時,或軟塑料管插入食道過淺時,可能引起鴿窒息死亡,這點必須注意。
(四)體內(nèi)注射
常用的有皮下注射及肌肉注射,適用于逐只治療,尤其是緊急治療。
二、 信鴿用藥應注意的問題
。1) 根據(jù)藥物特性,妥善保存,確保藥物質(zhì)量和用藥安全。鴿棚中,常用的消毒藥、內(nèi)服藥、添加劑藥等,一定要按照藥物的性狀特征專門設(shè)柜,分開保存,專人管理,以免貯存不當,誤用藥物,引起信鴿中毒或死亡。另外在存放藥物時,還應注意有些藥物對溫度、避光、濕度、防氧化等條件的要求,以免貯存失效。
。2) 正確使用有效期內(nèi)的藥物。在購買或使用藥品時,首先要注意有無批準文號和批號,是否屬于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謹防假冒。要檢查藥物是否在有效期內(nèi),即使在有效期內(nèi),還要注意藥物的保存是否符合條件及藥物有否結(jié)塊等異常情況。如沒有按要求保存或出現(xiàn)異常情況,這些藥物最好不要用,或者通過藥物檢驗機構(gòu)檢驗合格再使用。
(3) 對癥用藥,不可濫用。每一種藥物都有它的適應癥,如果用錯了,不但造成浪費,還會造成藥害,甚至危及信鴿的生命。對信鴿用藥,首先應弄清疾病的種類,弄清致病病原及其對藥物的敏感性;條件許可時,盡可能根據(jù)藥敏試驗結(jié)果,并根據(jù)病鴿癥狀的輕重緩急來選擇敏感、療效確實、不良反應少、經(jīng)濟便宜、本地容易購得到的藥物。
。4) 選擇最適宜的給藥方法。根據(jù)用藥的目的、病情緩急及藥物本身的性質(zhì)來確定最適宜的給藥方法。如預防用藥,一般是拌料或飲水等,這樣省工省時;如個別治療用藥,一般是口服、注射,這樣用藥量準確、效果確實。
。5) 注意給藥的劑量、時間、次數(shù)和療程。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用藥劑量應當準確,并按規(guī)定時間和次數(shù)給藥。有些藥物的劑量要求比較嚴格,如呋喃類和磺胺類藥物,劑量稍大或飼喂時間過長,都會引起中毒。
(6) 合理地聯(lián)合用藥,注意配伍禁忌。兩種以上的藥物在同一時間配伍使用,其結(jié)果要比單用某種藥物好些。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配合不當可能出現(xiàn)減弱療效、增加毒性的變化。這種配伍變化屬于禁忌,必須避免。